隨著經濟的發展,家庭和社會開始關注兒童語言發展,以及它對兒童教育、就業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深遠影響。但仍然有很多舊的、沒有科學依據的觀念和說法在影響著家長們,給他們帶來過很多誤區和困擾,下面就來說說關于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幾大誤區。
1、貴人語遲
研究表明,語言能力落后的兒童,大部分三年級時閱讀水平也相對落后,將來的學業成就、就業和對社會的貢獻能力都表現得較為不足。
“貴人語遲”并不是普遍規律,而是特例。被診斷為單純的語言發育遲緩的幼兒,經過兒童語言訓練后,大部分成人后能和普通人一樣生活。如果發現孩子語言發育落后于同齡人,應及時訓練改善。
2、說話不清就去剪舌系帶 舌系帶過短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為4%-5%。新生兒舌系帶過短可能是暫時的,在兒童舌的發育中,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,舌尖逐漸遠離舌系帶,舌系帶過短的現象一般在4~5歲時自然消失。少部分兒童在4~5歲時舌系帶依然過短,但研究表明舌系帶過短與他們的語言發展無關。
如果舌系帶過短的同時伴有其他口腔異?;蚩诓窟\動問題,或舌系帶短得極其嚴重,則可能導致發音不清,但也是極少數兒童。除非存在明顯的母乳吮吸困難,否則嬰兒期不建議進行舌系帶過短的手術治療。
3、不說話就做口肌訓練 學齡前兒童出現和講話有關的問題,比如說話遲、講話少、講話有困難、講話講不清楚等,父母第一時間會想到這些都是與嘴巴相關的問題。
其實在孩子開口講話之前,他們需要掌握很多語前技能,包括語前溝通、認知玩耍的能力,是孩子將來開口講話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。
兒童要在溝通和玩耍中不斷地獲得語言的輸入,先發展語言的理解,然后才會用語言表達,從而“開口說話”。
4、吃藥能讓孩子開口說話 目前,沒有藥物被FDA批準為兒童語言障礙用藥。
國際上認可的有科學依據的語言障礙改善方法是:經過專業認證的語言訓練時根據
語言能力測評進行結果評估,并給兒童提供專業系統的語言訓練課程。
語言是在互動交流中發展的,家長與孩子交流最多,是孩子語言訓練中的最關鍵人物。
5、看電視能幫助孩子語言發展 嬰幼兒的語言發展是在和爸爸媽媽及周圍人的社交中發生的。大量的研究表明:嬰幼兒通過和成人互動玩耍的方式來學習語言是有效的。
當嬰幼兒學習一個新詞匯時,需要各種感覺器官的介入,爸爸媽媽還會根據孩子的手勢表情等作出不同的回應。而看電視,只有聽和說,同時缺乏必要的眼神交流,是單向輸入,語言習得的效率較低。
以上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五大誤區,家長一定要注意,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速度不一樣,有的寶寶不到一歲就會說話了,有些寶寶的語言發育晚一些,這也是正?,F象。因此,寶寶還不會說話,家長們也不要過于擔心而弄巧成拙。平時多跟寶寶溝通,經常教孩子一些短語,慢慢的孩子就能開口說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