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學家蒙特梭利認為語言是自然賦予人類的一種本能,但也有超乎自然的部分。幼兒周圍的成人并沒有刻意地教孩子語言,然而人類的語言對嬰幼兒而言,就如同人間最美妙的音樂。兒童生命里有一種自發的力量,在他們尚不能表達和自由活動時,語言就開始被吸收、儲藏。怎么做寶寶語言訓練,成了每位家長的重要課題。

一、認識孩子的敏感期并在此階段與孩子多說話
當孩子開始注意大人說話的嘴型,并發出牙牙學語的聲音時,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。孩子在語言敏感期時,會對周圍環境比較在意。在孩子的內心活動與環境接觸時,就產生了意識。這些意識的最初狀態并不清晰,它們是混亂的,但是通過鍛煉會逐漸變得清晰,直到能達到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境地。
所以,父母要利用孩子的這段敏感時期,讓他們多聽多看。對孩子說話的時候,要讓他看到你的嘴唇,這樣他們會更加容易學會說話。
二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
父母應該經常和孩子說話并注意發音的準確性,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,為以后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基礎。家里要保證統一的語言,讓孩子在簡單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。而且講話的時候要注意語速,放慢語速能讓孩子聽的更加清晰,以便于模仿。
三、注意聽、說、讀、寫相結合
聽、說、讀、寫相結合,有利于語言能力的發展。平時也要多注意語言能力的訓練,可以做一些家庭內部的小游戲鍛煉孩子各方面的反應能力。
例如:給嬰兒唱歌,將孩子抱起,對著孩子的臉輕輕地唱歌;回應媽媽的話,和孩子說話的時候使用一些問句來逗弄孩子,讓孩子對這些話有呼應。
四、鼓勵孩子說出來
與孩子做一些語言小游戲,引導孩子說話。例如,放置他喜愛的幾種玩具,問他這些都是什么,讓孩子自己發出聲音;或者把他最喜愛的東西拿遠一點,讓他用語言表達自己想要的想法;看到貓、狗這樣的動物時候告訴孩子它的名稱,可以伴隨動作生動而形象,以便孩子更有興趣的學習。
語言是先吸收,然后再模仿而成的。0~6歲的孩子學習語言沒有難易之分,又加上正處于敏感時期,所以正確是最主要的。因此,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:
1、確定孩子聽力是否良好,在孩子出生后就應該檢查聽力。
2、確定發聲器官神經肌肉的發展良好,給予孩子充足的機會去吸允和咀嚼,并常常陪孩子面對面說話。
3、引導孩子喜歡與環境溝通的意愿,從談話中肯定孩子的聲音與語意。
4、對孩子說話要放慢語速,嘴型明確,語音清楚。
5、避免模仿孩子錯誤的語句,當孩子說不清楚時,不要以任何原因故意模仿,這樣會阻礙孩子學習正確的語言。而且孩子說錯的時候不要當面批評指責孩子,這樣會讓孩子感到挫折而無意學習。
孩子學習語言對父母來說是件大工程,怎樣做寶寶
語言訓練也是父母們極具挑戰的事情。這個過程需要父母們耐心的培育和引導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父母的職責是與生俱來的。語言訓練之路漫漫,吾將上下求索,陪孩子共同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