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越來越多,在網上搜索或者自主上門的客戶都咨詢過類似的問題,“我家孩子2歲多還不會說話怎么辦”、“我家孩子說話斷斷續續的,不能流利的說完一句話怎么辦”等等這些問題。
這表明現在家長們對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越來越重視,也從側面反映說現在的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越來越晚,然而有些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還用“貴人語遲,惜字如金”的想法來搪塞,這樣耽誤的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最佳時間。
那
孩子說話晚病因是什么呢?其實和孩子自身發育和成長環境都分不開。
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孩子看著水杯,媽媽立刻會意把水送到嘴邊,孩子手指向洗手間,媽媽秒懂孩子想要上廁所,這樣的環境中,孩子不需要說話,給個眼神媽媽自己就能體會了!
孩子沒有語言環境的刺激,大腦缺乏語言訓練的機會,負責處理語言信息的神經和區域也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,所以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就會變得緩慢。
此外,還有些家長照顧孩子過于精細,到了能吃稍微硬點的食物還讓孩子吃流食,這樣孩子的口肌得不到良好的發展,還會經常出現流口水,吐字不清的現象,也是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之一。
語言環境過于混亂 有些家庭父母忙于工作,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來帶,爸爸媽媽說普通話,爺爺奶奶等老人說方言,這樣的語言環境太過復雜。對正在學習語言的孩子來說,他們不會分辨,不知道該學哪種語言,要么都學不好,要么排斥開口講話,兩種情況都會造成孩子語言能力發育遲緩。
孩子感統失調
孩子的語言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感統能力的發展。如果孩子的聽覺或視覺不佳,導致認知和理解出現障礙,就會影響語言的發展;前庭發育不良,會導致孩子固有平衡失常,說話就會顛三倒四;本體覺發育不良,會導致口腔肌肉得不到發展,孩子就可能會把“哥哥”說成“多多”;觸覺防御過當和自閉現象,語言能力都會因排斥或缺乏溝通而出現嚴重的遲緩發展現象。
聽覺視覺不佳 孩子視覺不佳會造成認知上出現障礙,比如家長指著某樣東西來給孩子解釋,因為視覺不佳孩子可能無法完成認知的過程;聽覺不佳則會導致理解出現障礙,孩子聽取外界的聲音有困難,獲取信息有限,理解就會出現障礙,這兩者都可能導致孩子語言發展不良。
觸覺防御過當或遲鈍 正常孩子喜歡與母親有親密的肌膚接觸,這強化了親子間的溝通與感情,觸覺防御過當的孩子大多排斥與他人的親密接觸,因而減少了很多聽取和模仿語言的機會。
另外,有些觸覺學習不良的孩子特別黏人,而且情緒較差,容易哭鬧,所以容易引起父母無意識的排斥,導致早期的溝通障礙,造成孩子語言能力發展不良。
觸覺防御過當的孩子還可能伴隨著口腔觸覺敏感,孩子吃不了太硬的食物或者挑食厭食,口腔缺乏咀嚼的過程,口腔肌肉自然得不到良好的發展,也可能造成孩子語言發展不良。
本體和前庭發育不良 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的門檻,接受臉部正前方視、聽、嗅、味、觸的訊息,并作過濾及辨識再傳入大腦,使大腦不至于太忙碌。如果孩子前庭覺失調,對于輸入大腦的信息,孩子無法判斷、篩選和過濾,從而造成孩子說話開口晚、語言邏輯不好、說話顛三倒四等情況。
另外,有些孩子把“姑姑”說成“嘟嘟”,或是把英文“Dog”說“Tog”,孩子出現這種情況,都是舌頭動作的問題,平時當孩子犯這樣的錯誤,我們會要求孩子不斷的練習來矯正,但事實上這是因為孩子感統失調中——本體感不良造成的。
本體感是指人對自己身體的感覺,例如,肌肉的控制,手眼協調,手耳協調,身腦協調,動作的靈活等等。舉個例子:當你閉上眼睛可不可以拍手?可不可以摸到鼻子?這就是本體感在協助我們控制身體。
孩子本體感不良,大腦對口腔肌肉控制不好,孩子就會出現吐字不清晰,發音不清等情況。語言是兒童智力發展的基礎,一般情況下,語言能力發展較好的兒童,往往求知欲強,知識面廣,智力發展得很好;如果兒童的語言能力發展不佳,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無法表達出來,與人交往時也會很困難。
所以平時生活中家長們應該注意,給孩子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,并在日常生活中給與足夠的語言刺激。在孩子1-2歲就開始多進行引導和啟發,可以多給孩子講述故事,同時多溝通和反問,讓孩子回答;也可以配合看圖說話,通過圖片認識來用語言表達;唱兒歌鍛煉孩子說出一些包含多個詞語的長句。
此外,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,切忌不要做以下這些事情。 1、不要萬事包辦
很多家長以看懂孩子需求為榮,寶寶想喝水,讓孩子指出來都算是傻媽,應該孩子眼神一過去,水就到嘴上了。這樣寶寶也就不需要語言表達,給你眼神自己悟吧。
2、不要跟孩子賣萌
童鞋(同學),腦斧(老虎),兔幾(兔子),大飛狼(大灰狼),灰機(飛機)等等孩子自己發明的詞語,被家長無限重復,孩子不清楚正確的發音,又覺得自己在被嘲笑,從此不想說話了。
3、不要用重疊詞
腳丫丫,小褲褲,吃飯飯,睡覺覺,這些詞到底是逗誰呢?孩子如果只能說一個字,那可以是“腳”“褲”“吃”“睡”,慢慢加成兩個字就夠了。
在孩子學會說話以后,父母也不能只滿足于教孩子認知,也要注意訓練孩子的本體和前庭,本體感差的孩子,動作拖拉,笨拙,大腦對聲帶、舌頭、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,容易造成思維快于語言,而形成大舌頭、口齒不清、口吃等。
如果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了,家長就要提高警惕,及時尋求專業醫生和專家對孩子的語言發育狀況做出全面、系統的正確評估,必要時進行相應的
語言訓練和治療,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,給孩子未來帶來更大影響。